成都市社區(qū)美空間地圖&全球征集活動最全答疑/ UED+銳意設計中心

UED期刊

2022-01-04

PART I第一部分

成都市社區(qū)美空間地圖

 

“2020年,成都在全國首次提出社區(qū)美空間概念,這是成都深化社區(qū)發(fā)展治理、落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部署、打造全國基層治理標桿城市的又一創(chuàng)新舉措?!?/p>

——銳意設計中心

 

2021年中國·成都首屆社區(qū)美空間創(chuàng)意設計全球征集活動啟動以來,UED的讀者們有很多問題,例如,在本次活動之前,社區(qū)美空間項目都有哪些已經落成?另外,參加本次征集活動的14個項目,都在哪些地方?等等。針對讀者們的這些問題,UED特意制作了成都市的社區(qū)美空間地圖,來給大家提供一個直觀的感受。另外呢,在本篇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們匯總整理了本次征集活動的執(zhí)行方銳意設計中心對本次活動的答疑內容,供讀者們和有意參賽者們參考。


參加本次征集活動的14個項目都在哪里?


1.jpg


成都市已建成的10個社區(qū)美空間項目都在哪里?


2.jpg


Existing Public Aesthetic Space

已完成的社區(qū)美空間精彩展示


3.jpg

4.jpg

5.jpg


段公館社區(qū)美空間位于邛崍市南街,按照"留存原有建筑形式,完善四合院布局,滿足現代使用功能需求"的修復理念改造而成,整座"段公館"為川西傳統(tǒng)民宅布局,采用外古內潮的表現形式,兼容商業(yè)和文化,將"古"——歷史悠久的建筑主體、老成都的生活方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潮"——時尚現代的呈現內容,以及富有未來屬性的表達形式緊密結合。


1641257735126324.jpg

1641257748677836.jpg


成都畫院是四川省最早設立的現代公立畫院,創(chuàng)立于1980年,是一家以創(chuàng)作研究繪畫藝術、開展相關學術活動的文化事業(yè)單位。畫院現有建筑為上世紀80年代初將原位于署襪街的靜安旅館(原陜西會館)和紅星路附近的葉家祠堂遷移合并復建于此。


8.jpg

1641257849621464.jpg


社區(qū)美空間位于暑襪北一街145號,是華興街特色街區(qū)的重要節(jié)點。該美空間按照場景營造理念和"美學融入、功能集成、商業(yè)邏輯、市場運作"的思路,引入優(yōu)質城市合伙人,將低洼棚戶區(qū)改造成為集文化傳承、藝術展示、特色民宿、休憩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藝術型社區(qū)美空間,是錦江"推門就是美好生活"的縮影。


10.jpg


梨花讀·鄉(xiāng)村圖書館是熙玉村結合"居游共享·五業(yè)共融"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定位,依托自然資源和區(qū)位優(yōu)勢打造的文化共享空間。該空間運用傳統(tǒng)材料和鄉(xiāng)村建造技術,結合現有綠道、棧道系統(tǒng),采用鳥巢造型,將坡屋頂、茅草等川西林盤建筑元素與現代風格相融合,回味千年農耕文化,找尋田園生活記憶。


11.jpg

12.jpg


大邑縣鄉(xiāng)村生態(tài)博物館位于3A級林盤景區(qū)--安仁南岸美村內。博物館充分把握川西林盤建筑和景觀特征,以展示社區(qū)地域文化和產業(yè)特色為導向,充分尊重鄉(xiāng)村原有的院落圍合的建筑形式與樹木圍繞村舍的田園景觀,在原有農舍的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和擴建。


13.jpg

 

崇州市溪云書院位于街子鎮(zhèn)天順村,鄰近街子古鎮(zhèn),"溪云"一詞緣自蘇軾的詞《行香子·述懷》中"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在設計上,溪云書院聯合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融入古蜀文化、川西古鎮(zhèn)文化和非遺文化,緊扣"度假休閑、音樂文創(chuàng)"產業(yè)定位,打造集閱讀、文化、藝術、時尚、交流和生活空間為一體的特色場景。

 

PART II第二部分

活動答疑

 

“2021年中國·成都首屆社區(qū)美空間創(chuàng)意設計全球征集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報名前期我們接到了來自全球的設計團隊提出的問題,針對大家在參賽過程中存在的疑惑,我們在此做一個集中的活動答疑。本次征集活動報名將于13日截止,歡迎大家放心報名?!?/p>

——銳意設計中心

 

(以下問題來自UED匯總提問、設計團隊電話咨詢、捌樓八號現場推介會提問。其中“Q”為問題,“▲A”為答復)

 

Q1:本次社區(qū)美空間創(chuàng)意設計全球征集活動,其名稱定位主要在于“美”、“空間”,那么對于需要關注人們實際使用和社會活動容納能力——即“社區(qū)性”——的社區(qū)建筑(空間)來說,活動將在什么樣的程度上來平衡對“美”和對“社區(qū)性”的評價?

 

▲A:目前成都市委社治委已經出臺了一個社區(qū)美空間評價指標,該指標的具體內容可在我們本次活動的正式公告中查看。此評價指標不作為本次設計成果評審的依據,但在對“美”及“社區(qū)性”的理解和思考上,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引方向。

 

Q2:在評價標準里,我們看到這樣一段話“突出設計創(chuàng)新.社區(qū)美空間需考慮空間規(guī)劃邏輯、藝術表達、美學應用、建構可行性、消費體驗、社會交往、社區(qū)價值等功能目標,體現社區(qū)獨有特色”眾所周知,“美學應用、藝術表達”是偏感性的評價標準。相對來說對每個人、每個設計師而言,皆有不同的標準,本次活動在這類感性評價標準上有什么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可以提供給廣大參賽者嗎?

 

▲A:因為本次設計的特點是社區(qū)內的空間,最終的參與者和使用者是普通社區(qū)民眾,我們希望本次活動呈現的美學和藝術相關的表達是親民的、易于被理解和感受的,更多的美學、藝術應該蘊含和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

 

Q3:之前,成都市已建成第一批10個社區(qū)美空間項目,他們多數屬于改造、室內設計、環(huán)境美化工程,其中不乏書店、網紅性質的小博物館、甚至有酒店。從建筑學角度而言,這第一批社區(qū)美空間項目,多數是一種“布景術”式的搭建,而本次全球征集活動,評委中多數是建筑師,那么:

 

a. 這是否意味著主辦方希望新的社區(qū)美空間建筑,有著更多的建筑學、城市學意義上的表達?

 

b. 如果有的話,能否深入談談這塊的想法?

 

▲A:本次評審團專家的邀請綜合考慮了建筑、室內設計等因素。社區(qū)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是彰顯城市氣質和價值理念的窗口。引用建筑師拉爾夫沃克的話,“每一個社區(qū)需要一個標志來體現它的存在,許多現代社區(qū)之所以不受歡迎,正是因為它們缺少一個表明它們生活的視覺意義的標志”(摘自《城市建設藝術》,(奧地利)卡米諾·西特著)。因而建筑本身的視覺呈現是我們關注的一大重點,從城市角度而言,我們希望社區(qū)空間是從外到內的場景營造,能夠從社區(qū)治理的角度解決一部分城市問題。另外,“網紅”本身是一種短暫的現象,我們更希望設計出的社區(qū)空間能夠長久“活下去”,為社區(qū)居民提供真正的有內容、可參與、可進入的公共空間。

 

Q4:我們看到,本次活動有多個評審階段,其中第二階段是“方案設計與各區(qū)(市)縣評審”(以下簡稱“初審階段”),這個階段會對每個項目擇優(yōu)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1個,每個項目的一等獎將進入第三階段的“市級評審”。那么:

 

a. 初審階段的評審標準和市級評審階段的評價標準和傾向性有何區(qū)別?

 

b. 初審階段的評審委員會人員主要由哪些人員構成?

 

c. 如何保證初審階段和市級評審階段的評審標準的一致性?

 

▲A:兩個評審階段的技術層面評審標準是一致的,但由于參評對象存在差異,在側重點上會有一定不同。初審階段是針對同一個項目的眾多方案進行評審,關注點在于是否達到任務書要求完成的深度、是否完整體現項目功能要求、設計理念是否具有創(chuàng)新點、項目與周邊環(huán)境是否兼容等因素,而市級評審是針對多個不同類型項目的方案進行評審,除了方案本身的技術合理性外,會更多關注體現城市特色、文化精神等方面突出的設計亮點。

 

初審階段的評審委員會成員會由主辦方統(tǒng)一組織涵蓋建筑、景觀、室內設計、美學藝術、社區(qū)治理等多個領域的專家,由勘察設計大師、高校教授、知名新銳設計建筑師、藝術家等專家組成,評審過程也將通過直播、錄播方式,全程對外發(fā)布,確保整個過程公開透明。

 

Q5:初審階段對14個項目會每個擇優(yōu)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1個,那么:

 

a. 其中一等獎的項目能否實際建成?

 

b. 如果能建成的話,如何保證中獎設計方案能夠順利落地?

 

c. 我們知道,一個項目要實際建成,和建造預算也是有關系的,那么本次活動的14個項目,每個項目的工程預算(或單價)有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指導范圍,以防止出現“好的設計因種種因素無法實施、不好的設計卻得以建造完成”這種令人可惜的結果?

 

▲A:關于中選方案的推進落地事宜,我們將與各區(qū)(市)縣緊密溝通,盡力推進項目落地,目前已經有數個區(qū)(市)縣明確表示了希望項目能按方案落地的意愿。

 

關于工程預算,我們也正在和各區(qū)(市)縣緊密對接,部分區(qū)(市)縣已給出了一定范圍的預算數額,我們會將相關內容與最終確定參與該項目的團隊逐一進行溝通。

 

Q6:能否談談成都市社區(qū)美空間未來的長期規(guī)劃和發(fā)展計劃?

 

▲A:社區(qū)美空間建設是成都市的重大民生工程,未來5年,全市共計劃建成3039個社區(qū)美空間。其中,市級示范點位235個,2021年將建成91個。全市每個社區(qū)都將建成至少1個社區(qū)美空間,平均每年建成約610個。在不久的將來,成都市民走出家門就能在附近的社區(qū)美空間領略城市的生活美學,體驗成都地道的市井味和濃郁的煙火氣。

 

Q7:在“空間指標”的評價標準里,甚至對“導視系統(tǒng)”有著一定要求,我們知道,建筑設計在方案階段雖然重視流線的科學性,但是“導視系統(tǒng)”通常在建筑要準備落地,以及方案設計之后的階段才會介入,那么在這塊細節(jié)上,參賽者如何把握“導視系統(tǒng)”這一個單項在整個項目圖紙內容中所占的比例?另外,“導視系統(tǒng)”、“智慧應用”這類內容和建筑結構、建筑電氣等一樣,通常屬于一個單獨的、偏中后期的專業(yè)配合內容,這是否意味著參賽者要與導視設計類、AR\VR等技術體驗設計類的公司進行聯合投標?如果是建筑設計公司單獨投標,對這些其他專業(yè)的設計深度要求又是怎樣的?

 

▲A:評價指標主要針對已經建成的社區(qū)美空間,并不會作為本次評審的全部依據,更多的是一些方向上的指引。本次活動的目標成果仍然集中在概念方案設計上,我們希望在設計內容及深度方面,能夠與征集的目標相吻合。問題中提到的導視系統(tǒng)等多個中后期內容,的確很難在概念設計中得到體現,所以這些內容不會作為重要的評審內容,我們僅希望設計團隊在前期在相關方面有所考量。

 

Q8:關于報名資格預審的解釋

 

▲A:報名資格預審不會因資質及業(yè)績問題篩除任何團隊,僅會篩除無相關設計專業(yè)知識背景的團隊。

 

鼓勵獨立設計師以組隊方式報名,出于保障獎金撥付合規(guī)合法的考量,獨立設計師組成的團隊需以具有獨立法人的機構或具有個體經營執(zhí)照的工作室作為報名身份參與本活動。

 

Q9:關于方案初篩專家團隊的解釋

 

▲A:初篩評審委員會將由建筑勘察設計大師、高校教授、競賽獲獎新銳建筑師、藝術家構成,人數為5人以上。初篩過程中,各設計成果采用無記名編號,確保評審過程公平。

 

Q10:關于區(qū)(市)縣方案評審專家團隊的解釋

 

▲A:方案評審委員會成員會由市委社治委、市委外事辦、市委宣傳部三家主辦單位會同成都設計咨詢集團共同確定,形成評審專家?guī)?,涵蓋建筑、景觀、室內設計、美學藝術等多個領域。方案評審由各區(qū)(市)縣自行組織,評審委員只能從確定的專家?guī)熘?,根據各自項目特點進行抽選。


相關推薦

長沙大唐印象二期營銷中心改造

類型:室內設計

設計公司: 廣州市壹摯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艾景級

瀏覽:7180

融創(chuàng)昆明大灣片區(qū)C 、D地塊景觀設計

類型:景觀設計

設計公司: 重慶奧凡園林景觀規(guī)劃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艾景級

瀏覽:3601

登錄后發(fā)布評論
評論 0
3 贊10 轉發(fā)

首頁

項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