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巔峰!中國工程院及中國科學院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揭曉,新增多位杰出科學家

2023-11-24閱讀:10472發(fā)布:人居要聞來源:兩院官網(wǎng)

圖怪獸_71f7afa30a07dc4a32cdf21730e8cdb7_24051.jpg


世界人居網(wǎng)11月23日訊:近日,中國工程院及中國科學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選舉產生了7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59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30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這些杰出的科學家們來自各個學科領域,他們的當選不僅是對其個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對所在學科領域的榮譽。


在中國工程院的名單中,共選舉產生74位院士,這些院士分布在不同的學部,包括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yè)工程學部、土木工程學部、醫(yī)藥衛(wèi)生學部等。這些院士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中國科學院也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名單,共選舉產生了59位院士。這些院士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等眾多學科領域有著突出的貢獻,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科技領域的影響力,也推動了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快速發(fā)展。


此外,中國科學院還公布了2023年外籍院士選舉當選名單,共選舉產生了30位外籍院士。這些外籍院士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也擁有卓越的科研成果和國際聲望,他們的加入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與國際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


此次院士增選是對這些科學家們多年來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對他們未來工作的期望和激勵。他們的當選不僅代表著我國科技界的高度認可,也代表著我國科技事業(yè)在國際上的崛起和提升。這些優(yōu)秀的科學家們將繼續(xù)致力于科研事業(yè),為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期待著這些杰出的科學家們在未來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我們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夠更加關注和支持我國的科技事業(yè),為這些優(yōu)秀的科學家們提供更好的科研環(huán)境和條件,共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關于公布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


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xiàn)予公布。

 

????中國工程院?

????2023年11月22日

 

202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

(共74人,分學部按姓氏拼音排序)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10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陳學東

59

華中科技大學

2

赫曉東

61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3

焦宗夏

5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

李春明

58

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第二〇一研究所

5

李??東

55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6

劉永泉

59

中國航發(fā)沈陽發(fā)動機研究所

7

宋保維

59

西北工業(yè)大學

8

譚家華

76

上海交通大學

9

王海峰

58

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10

王海福

56

北京理工大學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0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李勁東

59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

2

劉清宇

54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研究院

3

尼瑪扎西

58

西藏大學

4

童小華

51

同濟大學

5

王巖飛

59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chuàng)新研究院

6

王振常

58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7

吳世忠

60

中央保密辦(國家保密局)

8

于海斌

58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9

張學軍

54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10

鄭慶華

53

同濟大學

 

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9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馮志海

57

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

2

高雄厚

59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石化分公司

3

韓恩厚

61

華南理工大學

4

黃??輝

61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5

劉日平

59

燕山大學

6

呂??劍

59

中國兵器工業(yè)第二〇四研究所

7

張福成

58

華北理工大學

8

趙躍民

61

中國礦業(yè)大學

9

趙中偉

56

中南大學

 

能源與礦業(yè)工程學部8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杜時貴

60

寧波大學

2

胡石林

57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3

呂俊復

55

清華大學

4

潘一山

58

遼寧大學

5

唐菊興

58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6

吳愛祥

59

北京科技大學

7

吳??強

55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

8

楊勇平

55

華北電力大學

 

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8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何??川

58

西南交通大學

2

李清泉

57

深圳大學

3

李興鋼

53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4

劉漢龍

58

重慶大學

5

邢??鋒

57

廣州大學

6

殷躍平

62

中國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院(自然資源部地質災害技術指導中心)

7

曾??濱

54

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8

周創(chuàng)兵

60

南昌大學

 

環(huán)境與輕紡工程學部8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笪良龍

55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學院

2

黃??和

48

南京師范大學

3

金征宇

62

江南大學

4

沈學順

55

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tǒng)數(shù)值預報中心

5

孫以澤

64

東華大學

6

汪華林

54

華東理工大學

7

余??剛

57

北京師范大學

8

俞漢青

5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農業(yè)學部10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杜官本

59

西南林業(yè)大學

2

金梅林(女)

68

華中農業(yè)大學

3

康相濤

60

河南農業(yè)大學

4

劉世榮

60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5

孫其信

60

中國農業(yè)大學

6

徐明崗

61

山西農業(yè)大學

7

薛長湖

58

中國海洋大學

8

張紹鈴

61

南京農業(yè)大學

9

張獻龍

59

華中農業(yè)大學

10

朱教君

57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

 

醫(yī)藥衛(wèi)生學部11人

序號姓名年齡工作單位

1

陳士林

61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

黃曉軍

58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3

吉訓明

52

首都醫(yī)科大學

4

江??濤

58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5

劉??超

59

廣東省毒品實驗技術中心(國家毒品實驗室廣東分中心)

6

唐佩福

58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7

吳玉章

60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yī)大學

8

夏寧邵

58

廈門大學

9

夏??強

56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

10

張??強

64

北京大學

11

朱立國

61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


關于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


根據(j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等規(guī)定,202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xiàn)予公布。

中國科學院???
????2023年11月22日

關于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當選名單的公告


根據(j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guī)定,202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3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現(xiàn)予公布。

中國科學院???
????2023年11月23日


登錄后發(fā)布評論

評論

 是否匿名評價

全部評論0

相關文章

吳良鏞院士、宋傳華副部長、孟兆禎院士等均為品牌題詞
艾景獎的發(fā)展得到各界領導的高度關注,宋春華副部長、吳良鏞院士、孟兆禎院士、陳俊愉院士等都為艾景獎題詞
世界人居 0評論2021-04-23
吳良鏞院士:如何迎接“大時代”
自上世紀90年代,我倡導人居科學,就是認識到了應將“人”作為一切研究和實踐的核心。人居科學研究人類聚落及其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與發(fā)展規(guī)律,是應對國家戰(zhàn)略、支撐“人民美好生活”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科學。人居科學以系統(tǒng)性和層次性的觀點研究人類聚落及其環(huán)境的空間結構。
世界人居 0評論2021-08-10
何鏡堂院士:營造地域、文化、時代和諧統(tǒng)一的城市風貌
城市風貌是一個城市歷史積淀過程中形成的個性特征,反映出城市的特有空間、景觀和面貌,風采和神態(tài),表現(xiàn)了城市的氣質和性格,體現(xiàn)出市民的文明、禮貌和昂揚的進取精神,同時還顯示出城市的經濟實力、商業(yè)的繁榮、文化和科技事業(yè)的發(fā)達。
世界人居 0評論2021-08-10
王建國院士:城市與建筑風貌中的“大同小異”與“和而不同”
我認為,城市與建筑風貌可以從“風”和“貌”二個維度加以認識?!帮L”者,即風土、風物、風情,由人文、歷史、習俗等構成的一種氣場和氛圍;“貌”者,可以感知,得以外顯,具有訴諸視覺整體環(huán)境的可識別性。兩者疊加,就展現(xiàn)出一種顯性層次,就呈現(xiàn)為地域氣候、地理環(huán)境、文化傳承、歷史習俗等在空間上的綜合表達。
世界人居 0評論2021-08-10
  • 回頂部

  • 分享

  • 評價

    0
  • 點贊

    2

咨詢

咨詢

在線客服

工作日:9:00-18:00

電話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聯(lián)系

您還沒有登錄哦~

登錄

注冊

排行榜